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0篇
  免费   3139篇
  国内免费   2372篇
测绘学   256篇
大气科学   847篇
地球物理   5385篇
地质学   6482篇
海洋学   1668篇
天文学   610篇
综合类   1179篇
自然地理   120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586篇
  2014年   740篇
  2013年   774篇
  2012年   739篇
  2011年   706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857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816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407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ime‐dependent behaviour of granular material. The model consists of 2 parts representing the inviscid and viscous behaviour of granular materials. The inviscid part is a rate‐independent hyp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The viscous part is represented by a rheological model, which contains a high‐order term denoting the strain acceler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ated by simulating some element tests on granular soils. Our model is able to model not only the non‐isotach behaviour but also the 3 creep stages, namely,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reep, in a unified way.  相似文献   
92.
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探槽开挖及OSL测年等,对离日喀则市最近的拉堆—乃东和毕定—甲舍拉断裂的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拉堆—乃东断裂在距今约3万年前停止了活动,毕定—甲舍拉断裂则至少在5万年前停止了活动,即二者自晚更新世晚期已不再活动——不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这与部分学者认为拉堆—乃东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的结论不同。研究获得的最新断层活动资料可为该地区的地震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新构造运动系指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其在天然地震研究、煤田地质与油气勘探、城市建设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淮南顾桥煤矿为研究区,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顾桥煤矿的地震地质条件,利用地震解释中的层拉平技术恢复研究区典型剖面的古构造地貌,厘定了各条断层的时空配置关系;结合13块钻孔岩心样品的ESR和热释光年龄,定量分析了断层的发育年代。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新构造运动,且与地震层拉平构造演化预测结论吻合;研究成果对于顾桥煤矿的设计和安全生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城市居民日常身体活动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玉培  甄峰  赵梦妮  曹晨 《地理科学》2019,39(9):1496-1506
依托南京主城区居民日常身体活动调查数据,基于身体活动时空维度,挖掘城市居民日常身体活动时空分异特征,并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探究身体活动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居民日常身体活动时空异质特征明显。工作日/非工作日不同类型身体活动时间安排及个体间差异均显著;工作性、交通性、家务性身体活动空间制约明显,而休闲性身体活动空间分布更具弹性;与工作日相比,非工作日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空间范围变化收敛与扩散特征并存。活动空间范围、个人社会经济属性、自身健康状况对居民日常身体活动分异均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居民日常活动空间范围决定身体活动的空间适应与选择;社会分工差异导致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身体活动具有指向性;身体活动时间出现与个人社会经济实力倒置现象;而良好健康状态会激励居民日常身体活动的保持。  相似文献   
95.
海水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效果与基质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水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海水养殖外排水,分析了人工湿地对不同形态氮的净化效果,探讨了人工湿地表层基质酶活性变化及其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选取互花米草作为人工湿地植物,煤渣、珊瑚石和细砂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实验期间连续进水,系统运行稳定。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NH4-N)、亚硝态氮(NO2-N)、硝态氮(NO3-N)、总氮(T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为(99.6±0.7)%、(99.9±0.0)%、(98.2±2.0)%、(92.6±1.5)%和(86.1±4.8)%。人工湿地表层基质下行池脱氢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的酶活性均高于上行池,下行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脱氢酶活性与海水人工湿地系统氨氮的去除有关;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着海水人工湿地硝态氮的去除;脲酶活性与人工湿地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存在明显相关趋势。下行池硝酸还原酶和脲酶的酶活性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6, P0.05)。人工湿地微生物种类丰富,下行池微生物多样性高于上行池,植物根部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提高了系统脱氮的效率。上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海水人工湿地系统中不同形态氮的迁移转化机理。  相似文献   
96.
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建伟 《测绘通报》2020,(9):159-161
自我国全面建成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库之后,工作重心由全面普查变为重点监测。不论普查还是监测,准确地对地表覆盖进行分类一直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常态化监测阶段,把握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主要质量指标,归纳其诸如变化率、变化区域分布、变化类型,分析影响其成果质量的主要因素,对监测生产组织及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本文收集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省属和市县地震台网共26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的垂直向连续波形资料,利用长时间序列背景噪声互相关法提取台站对之间的经验格林函数,采用时频分析法提取瑞利面波混合路径频散曲线.通过质量控制和严格筛选后得到了15627条路径上的群速度频散曲线,重新构建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瑞利波5~50s、分辨率为0.75°×0.75°的群速度分布图像.分析研究了6个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像和3条不同方向的纵向周期剖面,这些图像揭示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具有横向分块和纵向成层的非均匀性特征.结果表明,短周期(6s、10s)的群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和构造特征密切相关.拥有较厚沉积层的苏北盆地、合肥盆地及河淮盆地等显示为低速,而基岩广泛出露的鲁西隆起、大别—苏鲁造山带、扬子克拉通及华南褶皱系则呈现出大面积的高速异常.随着周期的递增(15s、20s),群速度分布受地表地质构造的影响逐渐弱化.受地壳厚度和莫霍面附近的速度差异影响,大别和苏鲁地区在较长周期(25s、30s)群速度图上表现出相对较低的速度,这可能与这些地方Moho面埋藏较深有关.纵向剖面显示,苏鲁—大别造山带及其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不仅在浅地表具有基本相同的地形地貌和构造特征,地壳内也有着极为相似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特征.壳内群速度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上凸下凹状,形状似一"哑铃".上地壳具有上凸下凹的形态、相比邻区具有较高的群速度值;中地壳低速;下地壳上凸下凹且埋藏较深,反映出具有陆陆碰撞造山的残留山根特征.苏鲁及大别两地自浅地表至上地幔具有相似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不仅为二者被左旋走滑的郯庐带平移错开提供了佐证资料,同时也为郯庐带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地震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Intertidal zones by definition are exposed to air at low tide, and the exposure duration can be weeks (e.g. during neap tides) depending on water level and bed elevation.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varying exposure duration (6 h to 10 days) on intertidal mudflat erosion (measured using the EROMES device), where the effects of water content and biofilm biomass (using chlorophyll-a content as a proxy, Chl-a μg g−1)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between spring and summer (in October 2018, January 2019 and February 2019) from an intertidal site in the Firth of Thames, New Zealand. Longer exposure duration resulted in more stable sediments [higher erosion threshold (Ƭcr, N m−2) and lower erosion rate (ER, g m−2 s−1)]. After 10 days, exposure increased Ƭcr by 1.7 to 4.4 times and decreased ER by 11.6 to 21.5 times compared with 6 h of exposure. Chl-a and water content changed with exposure duration and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Ƭcr and ER. The stability of sediments after two re-submersion periods following exposure was also examined and showed that the stabilizing effect of exposure persisted even though water content had increased to non-exposure levels. Re-submer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Chl-a content, which likely counteracted the destabilizing influence of increased water content. A site-specific model, which included the interplay between evaporation and biofilm biomass,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water content as a function of exposure duration. The modelled water content (WMod.) explained 98% of the observed variation in water content (WOb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how the exposure period can cause subtle changes to erosion regimes of sediment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se effects (e.g. in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ling) is critical to predicting the resilience of intertidal zones into the future, when sea-level rise is believed to exacerbate erosion in low-lying areas. © 202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
为提高跨黏滑断层隧道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都汶高速友谊隧道F 1黏滑断层段为研究背景,通过采用纤维混凝土衬砌对跨黏滑断层隧道抗错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体积纤维掺量条件下,混杂纤维混凝土(SBFRC)立方体抗压强度比纤维混凝土(SFRC)略低,SBFRC抗折强度比SFRC略高;断层黏滑错动对隧道上盘的影响大于下盘;纤维混凝土衬砌对下盘隧道结构的抗错效果优于上盘隧道,SFRC二衬平均抗错效果为12.22%,SBFRC二衬平均抗错效果为15.81%。研究成果可为黏滑断层隧道的结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青藏高原对四川盆地的挤压作用导致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形成及其山脉的隆起。本文以龙门山附近区域板块运动以及深部岩体力学特性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再现了时间跨度为700万年的龙门山区域构造系统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板块运动作用下,F1、F2和F3断层依次形成,贯通的断层对地表的抬升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当断层贯通于地表后,龙门山及其以西的川西高原持续隆起,平均抬升速率约为138mm/yr,而龙门山断裂带以东的川西坳陷只有较小的抬升量,从而导致川西高原抬升8996 m, 致使该区域产生6000m左右的落差,模拟的地形特征与目前的龙门山地形地貌基本相似。依据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绘制了龙门山断裂带形成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地貌的演化过程图,呈现了板块挤压、断层塑性位错、地表侵蚀和沉积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